教育隱喻(educational metaphors)可使抽象的教育本質具象化,略可幫助詮釋教育的涵義與功能,其隱喻包括:一、接生的隱喻(Midwifery
metaphor);二、塑造的隱喻(Molding
metaphor);三、雕刻的隱喻(Sculpture
metaphor);四、生長的隱喻(Growth
metaphor);五、囤積的隱喻(Banking metaphor)。第二、三種叫做藝術的隱喻(art metaphor);第四種叫做生物的類推(biological analogy),即藉助具體的生物界現象來類推解釋抽象的教育概念。
綜上所述,對教育的感想是:一、難下定義;二、妥訂規準;三、釐清口號與隱喻;四、耐心教人成人。人性可教,卻是難教,這也就是要努力鑽研教育原理與方法的迫切理由。由於隱喻對於理解教育理論與實務,常扮演「畫龍點睛」的功效,所以是分析哲學家常探討的主題之一。
教育隱喻的意義
指的是當我們指出兩件事之間存在的相似性,而不以清楚的標準和定義來解釋他們,也不明言它們之間的相似性為何時,即為隱喻。在教育中,常見的隱喻有:有機、雕塑、生長、塑造、囤積等。當然,而隱喻是否適當,還要看它運用是否與上下文的脈絡相互契合。教育是複雜的實踐場所,隱喻之間不一定相互排斥,而是要視當時情境脈絡而定。
教育隱喻的價值
教育隱喻在教育中的價值在於:它可以讓我們以不同的方式來理解既有的教育概念和實踐活動,進而產生另外的可能性。這種可能性就如美國哲學迪(Richard Rorty)所言:是來自隱喻本身具有的不確定性,使我們產生更多的想像。
教育的隱喻舉例
(一)接生的隱喻:
(一)接生的隱喻:
意謂-教育即接生,教育的過程與產婆為產婦接生或助產無異。
此種隱喻:
1.兒童、學生具有天生的觀念或原則,教師若適時加以問問題,將這些觀念接生(引出)即可。
2. 強調由內而外的接生,引出發展,而非由外而內的注入、訓練、灌輸。
例如:蘇格拉底的產婆法。
(二)塑造的隱喻:
2. 強調由內而外的接生,引出發展,而非由外而內的注入、訓練、灌輸。
例如:蘇格拉底的產婆法。
(二)塑造的隱喻:
意謂-教育即塑造,教育的過程即心靈的塑造、人格的塑造、有如泥土或陶土的塑造。
此種隱喻:
1.教育具有極大的功能,可隨心所欲塑造兒童、青少年品德或其他身心特質。
2. 漠視受教者先天與後天身心特質的差異。
例如:經驗主義或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觀點。
(三)雕刻的隱喻:
1.教育具有極大的功能,可隨心所欲塑造兒童、青少年品德或其他身心特質。
2. 漠視受教者先天與後天身心特質的差異。
例如:經驗主義或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觀點。
(三)雕刻的隱喻:
意謂-教育即雕刻,教育的過程如雕刻家雕琢一塊大石頭或美玉。
此種隱喻:
1.承認青少年的身心特質是異質性質,有個別差異。
2.教育的方法應適應個別差異,因材施教,才有更佳效果。
3.強調由外而內的訓練陶治,是在琢人而非樹人。
例如:理想主義的觀點。
(四)生長的隱喻:
2.教育的方法應適應個別差異,因材施教,才有更佳效果。
3.強調由外而內的訓練陶治,是在琢人而非樹人。
例如:理想主義的觀點。
(四)生長的隱喻:
意謂-教育即生長,教育的過程與園丁栽培花木相似。
此種隱喻:
1.將受教主體當作有生命的學習主體。
2.較能顧慮到學習者主動求知的興趣和需要;及活潑的身心生長、發展現象。
2.較能顧慮到學習者主動求知的興趣和需要;及活潑的身心生長、發展現象。
例如:實用主義的觀點。
(五)囤積的隱喻:
意謂-教育即囤積,教育的過程即教師被認為知道一切,而學生則一無所知。
此種隱喻:
1.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、歸檔、儲存知識進步主義者不把知識的習得當目的,由兒童自行發現習得的知識才有價值提倡「提問式」教育。
其中的 “ 塑造”、“ 雕琢” 在教育的陳述裡是很常見的。在古代典籍中, 將教育喻為“ 雕琢”、“ 雕刻”, 中文似乎甚於西文常見。 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 “ 今有璞玉於此, 雖萬鎰, 必使玉人雕琢之。
” 沒有雕琢, 玉石等物就無法成為供人享用的器物, 以此來比喻教育, 可以說教育與人息息相關。董仲舒在與漢武帝的《對策二》中說道: “ 臣聞良玉不瑑, 資質潤美, 不待刻瑑,此亡異於達巷黨人而自知也。然則常玉不瑑, 不成文章; 君子不學, 不成其德。
”在西方, 除了用“雕刻( carve) ”、“雕塑( sculpture) ”來與教育類比, 更多是用“塑造( mould) ”的隱喻。誇美紐斯用石頭需要雕鑿才有用, 珍珠與寶石必須加以雕
琢與琢磨才可以給人做裝飾品, 五金須採掘、提煉、熔化並鑄造、錘打才有用, 來說明“ 假如要形成一個人, 就必須由教育去形成” 的思想。洛克以為, 在觀念出現以前, 人心只是一塊“ 白板( a tabularasa) ”, 是“ 沒有任何特徵的一頁白紙”,經由後天的經驗特別是教育的影響, 他的精神世界才充滿了各種觀念和由此形成的概念。
然而“ 生長” 的隱喻主要來自於杜威的“ 教育即生長”, 其內涵極其豐富。“ 生長” 原本指植物的成熟過程或動物的發展過程, 有“ 增大” “ 增強” 的意思。但是, 杜威賦予了它新的涵義, 並直接地把它轉移到對教育問題的理解上去。杜威說:“ 社會在指導青少年活動的過程中決定青少年的未來, 也因而決定社會自己的未來。由於特定時代的青少年在今後某一時間將組成那個時代的社會, 所以那個時代社會的性質, 基本上取決於前一時代給予兒童活動的指導。這個朝向後來結果的行動的累積運動, 就是生長的涵義。
”
杜威的這一隱喻裡, 蘊涵著非常豐富的內容: 把教育與生長的過程相提並論, 暗示著人成長與發展的可能性; 既肯定了教育在人的發展歷程當中的重要意義, 又強調了教育過程的連續性。由於人出生時的未成熟, 就預示著有向上發展的傾向性, 有不斷生長的可能性, 這也說明人本身就潛藏著一種發展的能力。那麼, 教育要發展這種潛力, 要使這樣的生長過程變成可能, 就要不斷地對個體進行經驗的改組、改造和轉化。透過這個隱喻可以理解, 杜威在論述教育的過程中, 首先把教育的目的與教育的過程融合在一起。
其它的教育隱喻
一、鑄劍:
教育即鑄劍─表示教育過程如同鑄劍一般的千錘百鍊與勤勉努力,意同於精粹主義的教育理念。
精粹主義主張「教師權威」「教材位居教育歷程中心的地位」以及學習之本質有時「違反學習者的意願」等立論,皆為注重「外塑」或「鑄造」之價值的明證,與注重「由內而外」之說的「接生」隱喻,抱持對反的教育立場,橫諸上述說明,此題的答案以「鑄劍」的隱喻最為適當。
二、教師比喻園丁:
福祿貝爾係幼稚教育之父,認為學校是花園,教師是園丁,學生是花草。福氏建立了幼稚園(Kindergarten),以落實自然主義與兒童本位教育思想。
三、兒童本位:
所謂進步主義係只有別於傳統的教育方式,傳統的教育重視成人與社會本位,而進步主義則重視兒童本位與個人本位的教育方式,以滿足兒童的需求,協助兒童自我實現的教育方式,係人本主義的教育思潮,如現今的森林小學與下山學校即進步主義理念的實踐。
四、十年樹木、百年樹人:
栽植樹木需要十年,培養人才需要百年。語本管子.權修:「十年之計,莫如樹木;終身之計,莫如樹人。」比喻培養人才非常不易或培育人才是長久之計。清.梁章鉅.楹聯叢話.卷五.廨宇:「剛日讀經,柔日讀史;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。」
五、撞鐘:
禮記學記以「撞鐘」的隱喻說明教師如何因應學生提問而因材施教。
撞鐘術是從學生的提問出發,但真正重視的卻是教師的發聵之聲,也就是強調教學之內容及教師已具備的知識對學生啟蒙的重要。
六、教師即陌生人:
美國當代教育哲學家M. Greene(1973)《教師即陌生人:當代教育哲思》中所提出,其主張教師須透過哲思來釐清自我意識,且應如返鄉遊子般,以嶄新的視野來覺察生活中的每一天,同時透過教育的歷程,也讓學生能自我覺察、自我選擇、自我實現,進而提升自我意識。
七、教育即不斷重組與改造:
杜威曾言:「教育乃一繼續重組,改造及改變之歷程」。換言之,教育是成長、發展、改造經驗的連續性活動,即是一種繼續不斷地重新組織、構造,形成經驗的過程。杜威認為生長的主要條件在於「不成熟」,而教育的歷程就是從「不成熟」到「成熟」。故其要開發的是個人的潛在能力與力量。且杜威又認為教育乃生活所必需,而生活為教育的內容,生活是不斷經驗的累積,經驗是由學習中求得。
八、教育即叩鐘:
扣鐘的意思是重視受教者的自發性,學生向老師提問老師才回答。學生問一,老師回答一,學生問的深入,老師就回答的深入。像撞鐘一樣,(學生)撞的大力(老師回應的)聲音就大。
九、教育即指導:
指導原則是空間的聚焦與時間的延續,以重視被指導者的發展序階和主動性,而避免教育落入強迫的學習方式,如鼓勵兒童參與團隊合作的活動,即在自然情況下,發展兒童興趣與能力,並成就一種自發的內在控制力量。
十、教育即生活(需要):
教育是人類求生存的一種形式,而生活是自我更新的歷程,社會透過教育承傳與轉化文化經驗,以求群體生命的永續價值,故教育活動是社會整體及其個別成員生存發展之所繫
十一、教育即社會功能:
學校教育的功能在於淨化文化遺產、條理化或簡化教育內涵、平衡及融合不同族群文化,以培養和形成統體/社群/民主社會的情感與共識;學校是小型社會,但學校教育無法取代在社會互動關係中的非正式教育,鼓勵兒童多參與校外社會活動,有益社會心靈之塑造,故教育是否發揮功能,即「在非正式和正式、偶發和刻意的教育間,取得適當平衡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